鼓勵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及藝文扎根活動,建立公民社會,厚植多元文化價值,營造協力共好社會。
本計畫以「最好的一張相片」的概念為方向,為部落長者拍攝族服照與個人形象照,並將拍攝作品以影像展的方式呈現,邀請部落族人與青年參與,帶入長者照顧與生活紀錄的重要性。
本計畫藉由「色票採集再創作」的地方走讀活動及製作刊物作為凝聚社區的媒介,透過地方書店的宣傳與連結,邀請居民親身走入社區,創造情感連結。
本計畫結合社區居民、在地文化工作室,將在地累積的文化史蹟、故事、生活等基礎資料彙整成「散策地圖」,並以「土地冊展」結合「散策橋仔頭」之活動展現成果並進行在地文史推廣,讓社區民眾從藝術、五感及遊戲中認識糖廠歷史與糖業文化。
本計畫從歷史與文化的角度探索東太子宮車站周邊的產業故事,與附近居民共同書寫、紀錄屬於在地的歷史,讓車站成為一座微型博物館,運用數位科技轉譯文化內容,吸引更多人重視東太子宮車站與卸鹽轉運臺的文化資產價值。
本計畫至社區進行田野調查蒐集耆老唸唱的歌謠,由老、中、青、幼四代吟唱錄製出版,先期由學校師生規畫工作坊、陪同學習、技術轉移,後期及明年逐漸由社區接續,持續進行文藝或文史主題計畫。
本計畫以影像紀錄在地的傳說故事、鄉野奇聞,並舉辦口語及攝影課程,由社區居民實地進行田野訪談。藉由文史調查,讓在地的民眾一同參與,保存在地鄉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