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及藝文扎根活動,建立公民社會,厚植多元文化價值,營造協力共好社會。
本計畫透過藝術行動轉譯保育濕地環境議題的活動能夠也吸引市民參與、親身體驗生態與想像力的結合,以濕地實驗藝術的實踐邁向探索大高雄濕地公園群,走向創新環境教育與生態平衡的永續平台。
本計畫將運用糖業鐵道史料與糖鐵遺構,蒐集屬於東太子宮車站、卸鹽轉運台與南紙社區在地居民的糖業、鹽業、紙業記憶,進一步透過鐵道串聯成集體記憶,一步一腳印累積當地產業文化底蘊,尋找影像中的鐵道故事,再現過去糖業火車與住民共同經歷的美好光景。
本計畫推廣灣裡社區珍貴的半山海歷史、特殊的半漁半農生活方式、虔誠的王船與王爺信仰的文化記憶、以及獨特的廢五金熔煉業歷史,有助於讓來自各地的旅客更深入地了解灣裡,激發他們對於這個地方的深度遊玩與探索的興趣。
鰲皷庄就像是擁有豐富寶藏的藏寶圖,然而尋寶就是一條過程複雜但必須堅持及持續不斷的道路,挖掘並記錄延續來做到文化必須傳承、村史必須流傳以及如何持續加強讓外界來認識鰲皷社區。
本計畫利用曾文水庫淤泥及黏土,發展在地陶藝創作,讓在地居民深刻認識在地的風土歷史,更能營造出水庫村落特有的藝術能量與環境永續價值。以藝術建立在地銀髮跟兒少的自信心,跨越隔代教養的鴻溝,產生更多的互動,實現真正的文化平權。
透過本計畫讓思念家鄉卻因行動不變無法再搭船返回家鄉的的耆老們,能夠透過小地名盤點後再次記憶比對,確認東嶼坪小地名,連結彼此情感,並整合島嶼生活故事帶入轉譯成體驗行程之內容,將在地風土特色透過在地達人帶領的方式,帶遊客真正走入東嶼坪居民的生活場域,深度的瞭解並體驗這座島嶼的生活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