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及藝文扎根活動,建立公民社會,厚植多元文化價值,營造協力共好社會。
團隊結合農業生產者、社區工作者、藝術從業人員等,共同營造一個具有高雄農村生活、生產、生態的文化生活體驗環境。計畫辦理右堆客家美學、工藝文化課程、設計在地客家餐食器具等
本計畫結合現有社區族群人口及組織,陪伴部落青年及孩子們,在自己的土地上建構原鄉生活樣貌,保存原鄉永續環境的知識與技能。計畫以乾式厠所建置,解決水資源不足的問題;並建立vuvu的菜園,以解決無耕作地的問題。
本計畫以「生活美學」和「幸福栽培」為計劃主軸,透過落葉殘枝有機堆肥製作、芳香藥草植物栽培運用課程、製作可攜式園圃等課程及實作過程,撫慰並感謝村家務農的辛勞,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幸福的滋味。朝向「幸福山村」的願景前行。
本計畫帶著地方的現況及挑戰,將文化及產業紀錄分析,透過製作「港邊漁業文化短片」保存故事;透過製作「漁村體驗教育箱」,將文化知識圖像化呈現,更結合趣味有的課程設計,讓學習不受到知識的難度、場域而有所限制,也讓產製的教具具有展示功能,讓使用性提高,便能讓文化的傳播力提高。
透過工作坊、田野調查、音樂會、影像照片蒐集的方式進行地方傳統八音文化的教育及傳承。
本案以訪談傳統藝陣及人文藝術創作家為主軸,透過田野調查及採訪活動蒐集文字及影像紀錄,預計辦理1場成果展覽,及開發四項文創商品。